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四大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近日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本届大会以“新变局·新技术·新机遇”为主题,围绕计算机教育,重点关注一流专业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一流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等计算机教育的热门话题进行分享、交流、辩论。
期间,在华为承办的计算系统分论坛中,来自各大高校与华为的嘉宾们围绕计算系统的前沿核心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教学实践效果、产教融合方式、未来发展趋势,共同讨论了计算系统在新形势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分论坛开幕式上,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舒继武、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缑锦教授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该论坛提到,打造一套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思维,并实现对当前主流软硬件体系融会贯通的教学体系,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知名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也离不开顶尖企业在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舒继武先生
▲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缑锦教授
“智能基座”培养新计算产业生态人才
计算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数据库、数据管理、操作系统、处理器、计算机视觉等都被纳入其中。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钟在《“计算系统导论”实验设计特色与应用效果》主题演讲中,对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小班研讨型教学改革的主力课程“计算系统导论”的实验设计特色进行了讲解,并对引进CMU完整的实验体系实践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经验分享。
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在《新计算产业人才培养探讨》主题演讲中表示,新计算产业的发展对新基建起到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华为愿与教育部一起,通过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建立以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为技术底座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为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产业链输送高质量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傲英教授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库科研和教学》主题演讲谈到,“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数字化转型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数字化本质上就是数据化和数智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数据库科研和教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华东师范大学与华为合作,致力于通过“智能+教育”的方法推动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聚焦关键能力培养,致力于将“智能基座”项目打造为推动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标杆。
共建高校人才生态 激发产业持续活力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数字化转型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近年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由信息技术引领的行动计划,这些计划的关键和基础是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如何培养这类新工科人才?分论坛上,其他嘉宾也发表了各自的专业见解。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导张悠慧在《计算机系统入门课程的一些体会》主题演讲中,总结了近年来教授的面向计算机系、软件学院本科生的计算机系统方向的入门性课程,介绍了如何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使得课程成为学生正确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有效起点,成为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的抓手。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数据库专委会副主任李国良在《数据类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议》的主题演讲中,探讨了数据类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战德臣结合一流课程建设,在《新形势下计算机/人工智能类网络公开课建设的思路与建议》演讲中简要介绍了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新工科课程的建设思路、开放课程的建设、开放学位教育体系等,试图为高校新工科课程教学改革寻找一些解决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副系主任梁晓峣博士就《华为昇腾AI处理器在本科生教学课程中的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并表示华为后续还将陆续发布智能计算技术系列丛书,作为学生选修教材,为AI产业人才发展贡献力量。
华为云主任研究员,华为天才少年,百度奖学金(全球每年仅十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常建龙针对《视觉预训练大模型的探索与实践》表示,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为应对AI模型落地中的碎片化问题,华为云在视觉预训练大模型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帮助千行百业实现了自动化、全场景、通用化AI落地。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教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戴志涛以《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群(华为鲲鹏)教学改革》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改革教学内容,需聚焦算力,强化计算思维,提升系统认知,适应“端-边-云”协同的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创建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
开源运营专家,容器技术、DevOps等领域技术专家马全一发表了《开源操作系统与高校教学实践的结合》主题演讲。分享了如何在高校教学中选择Linux开源的发行版,如何设计实验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操作系统,并引导学生通过Linux融入开源社区,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会议的最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刘宏伟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副系主任梁晓峣、华为云主任研究员、天才少年常建龙,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教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戴志涛、马全一华为开源运营专家,容器技术、DevOps等领域技术专家马全一,就“产学协同培养新计算人才”展开了讨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刘宏伟教授
产学协作培养新计算人才——共赋未来
数字时代是计算新时代,也是人工智能新时代,时代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智能基座”的存在,是为了点亮多样性计算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鲲鹏、昇腾生态的建立需要大量采用鲲鹏/昇腾技术的开发者,也需要在高校开展智能基座的人才培养合作,产学协作培养新计算人才,不仅解决产业人才供应问题,还可以加快高校计算人才的整体水平。
目前,“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现已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72所高校,把鲲鹏、昇腾系列课程融入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进行首批试点。
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华为联手教育部围绕22门专业课展开新计算人才培养,全面展开面向鲲鹏、昇腾的师资培训。让鲲鹏、昇腾成为计算机专业、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毕业生的必备技能。高校学生还可以通过多种项目参加多种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成长为开发者,例如网上沙箱实验室和微课程学习、开发者活动、开源软件贡献、承接科研任务和参加各类大赛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对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将充分满足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的发展需求。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将为高校提供含资金、软硬件资源、各类服务等价值数百万元的支持。
未来,华为愿坚定不移建设生态,携手更多高校基于鲲鹏、昇腾、华为云等生态产业,以“智能基座”加速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多方位助力中国计算人才的培养。
推荐阅读:旗龙网
-
麦咭小小编程师教你做《万有引力》小游戏--福
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福田区科技创新局(福田区科协)指导,由福田区华富办事处妇女联合会、深圳市新联会科技联盟、深业上城联合体综合党委、深圳市高科技企业协同创新促...
2021-05-08 -
加拿大留学移民必备电话卡,双十一“神秘计划”
加拿大气候虽然慢慢变冷了但双十一以及黑五的临近又点燃了大家的购物热情每到一年秋冬季节,只有买买买能让体温升高各种优惠折扣看得眼花缭乱来!让小编教你~怎么在双十一...
2020-11-11 -
留学省钱攻略之加拿大电话卡|文末有福利彩蛋
加拿大的电话套餐是出了名的贵。作为非土豪留学生一枚,平时适当省检是留学生活的基本方针。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就电话卡的挑选简单分享一下省钱攻略:我之前...
2020-10-26 -
南方医科大学以学分制改革打通成人教育和自学考
建16个成人教育校外授课点和23个自考互助点南方医科大学以学分制改革打通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校本部正门媒体记者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继...
2020-07-24 -
有才又有料!第六届上汽通用汽车校园创新传播工
近日,第六届上汽通用汽车校园创新传播工场(ICCG)在广大高校师生的期待中盛势启幕,年度大学生跨界创意盛宴正式上线。作为面向大学生推出的校园创新平台,第六届IC...
2020-06-15 -
沈梦辰晒日系旅游美照 白T恤配米色阔腿裤减龄
9月4日,沈梦辰在微博晒出一组旅行美照并配文:“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风景。”照片中,沈梦辰身穿白色T恤搭配米色阔腿裤,十分清新。沈梦辰美照沈梦辰...
2019-09-05 -
让地球氧气在5亿年前猛增的神秘力量找到了
宇宙探秘本报记者 张 晔氧气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远古时期的地球曾极度缺氧,是一片不折不扣的生命禁区。然而,到了距今5.8亿—5.2亿年左右,地球氧...
2019-09-05 -
猪肉价格涨疯了 卖车还不如养猪挣钱?
最近,猪肉价格上涨引起广泛关注,据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测算,按照目前生猪市场价格,养殖户头均盈利已达到1491元,创历史新高。对此,有网友调侃,“猪”似乎有成为“...
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