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热线_中国教育资讯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教育热线  >  资讯
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分析和应对方法
2020-06-22 15:37:0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种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孩子不但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反而会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不但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要先入为主。青春期的问题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孩子也不是你想的那样,出问题的人往往是父母自己。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的是“自我意识”的逐渐清晰和“独立意识”的日益强烈。

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自己已经逐渐地变为大人了。他们渴望自我,处处体现出自我的独立性。但由于在家长的眼中,他们仍是小孩,所以,他们会通过和爸爸妈妈“对着干”来体现“自我”,显示自己的“成人感”。

2、家长对孩子这个阶段的特点缺乏了解。

面对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很多家长没有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就开始沉不住气,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而老师、爸爸妈妈越是恼火地训斥,越会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这样不但挽回不了爸爸妈妈、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一、要理解、接纳孩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二、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孩子小时,因为缺乏独立思想,用命令式的观点与孩子相处问题不大,当面对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时,家长用嘉许、描述、接触等新的行为模式,或许比质询、命令、批评的模式更有效。上海关兴教育培训中心是关心帮助学習困难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偏差,鼓励学生努力上进,为学生恢复正常生活,重返校园创造条件的教育单位。

我们秉承用良心办教育、用爱心帮孩子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不放弃一个孩子的信念,为每个孩子更好的未来不懈奋斗!


推荐阅读:旗龙网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