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热线_中国教育资讯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教育热线  >  资讯
春诵园|劳动已成为必修课,劳动教育更要从童蒙时期开始培养
2020-07-21 17:37:0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群体日益成熟,物质条件更加优越,电子产品成为小学生热爱之物。除此之外,家长会给孩子报名各式培训机构,增加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至于其他家务劳动都是由家长包办处理,却忽视了劳动能力的培养。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明确,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上满课时,甚至考核结果还会作为毕业依据之一。

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文件要求,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此外,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纲要》中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指导低年级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等。

指导高年级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

劳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其所带来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个人精神生活的富足,是书本教育无法替代的。

在春诵园的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是课程教育中很关键的一环。通过基本的劳动锻炼,春诵园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幼儿性格行为培养全过程。春诵园作为国学文化的承载传递者,不仅关注孩子文化艺术的培养,同时也把劳动习惯融入学校课程,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劳动之美,用行动践行中华传统优秀品质。

并且学校会在假期为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务,当然并非随意提出回家帮父母干活之类的简单要求,而是通过学校的劳动教育铺垫之后,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本领、养成的习惯迁移到家庭生活中去。

劳动教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培养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春诵园的教育不是行走于表面,而是将课堂中的知识、理念深入孩子的生活,进而正面影响孩子的生活,协同家庭、学校和老师多方面,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历史如何变迁都从未改变。传承美德,勿忘先贤;学习榜样,时代典范。正值青春华年,更当勤劳自勉。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于童蒙之初,给他们种下良善的种子,借助经典学习传递正向思维,引领孩子不断向圣贤靠近,我们教育最终的理想是培养君子,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春诵园坚持品质教育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志在培养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教学相长,知行合一,通过多种形式坚持不懈的学习,深入经典,辨析义理,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帮助孩子多元化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旗龙网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