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热线_中国教育资讯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教育热线  >  资讯
先锋遴选上岸分享:锚定目标不放松 久久为功终上岸
2024-01-08 11:19:13 来源:互联网 阅读:-

2022年,我第三次参加中央遴选,成功进入中央某部委工作,回顾过去五年的备考经历,感慨万千、恍如昨日,各种备考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今天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既是对自己多年备考中央遴选的总结,也是正式与自己的过去说一声再见,在新的起点上追寻更远大的目标,同时也为大家备考提供一些思路,让大家少走弯路。

phplACnyI

一、阴差阳错走上中央遴选路

我原先在某市直机关工作,本来对中央遴选一无所知,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单位一个同事参加了中央遴选并进入面试,考的还是中央网信办,才知道原来干部向上流动还有这样一个便捷的通道,欣喜若狂,拉着他问了半天,又从网络上查了很多相关信息,对中央遴选才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自己在市直机关工作,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本可安心工作,直至退休。但心中的激情似乎一下子被点燃,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与爱人商量后,决定试一下。当时我还记得向爱人说的最大的理由是:我在这里工作,一眼能够看到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如果能去中央部委,则有了一种全新的可能。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没有下这么大的决心,后来也没有连续备考五年的毅力。【先锋点评:很多事情成功与否,跟决心大小有直接关系】

第一次参加中央遴选是在2018年,由于自己专业的原因,只能报考那些“三不限”的职位,逐个筛选之后,只有国家能源局的一个职位符合要求,报名了2000多人,结果可想而知,笔试70.5分,未进面试。2019年,我再次参加中央遴选,同样由于专业限制,只能报考司法部的一个“三不限”职位,同样报了1900多人,笔试75分,未进面试。2020年,筛选职位表后,发现无职位可报,遗憾错过。第三次参加中央遴选是在2021年,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避开了“三不限”职位,也可能是比较幸运,有一个职位要求较多,特别是专业门类只要求“工学”,我义无反顾地报了这个职位,最终报名人数不到100,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最终成功入京。

我笔试时没有报班,因为自己在办公室工作,能够经常接触各类文件,文笔水平尚可。面试时报了先锋的班,在刘教授指导下最短时间内掌握了面试的要领,幸运通过面试。其实,面试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真正拉开差距的一步,凡是能通过笔试进入前5的人,水平都比较高,分数差距不大,但经过面试后,总成绩差距就一下子拉开了。所以:一定要重视面试。

phppiqne1

二、中央部委的真实现状

到了中央部委,有很多优势。一是住房问题可以解决,可等待单位配租、配售。二是职级晋升快。处级以下能够较为顺畅地晋升。三是可以获得北京户口。一般一年后即可落户。四是可以享受公费医疗。五是子女可以享受北京的教育资源。子女可以随迁户口,在北京上学、中考、高考,考上985、211高校的几率大增。六是政治地位较高,特别是去地方出差时体现尤为明显,大都是地方位高权重地领导接待等等。【先锋点评:平台高有先天优势,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下去调研时会跟你谈笑风生,让你受益良多】

当然,部委要求也比较高。一是工作强度大。中央部委很忙,一个处也就3-4个人,但却负责全国的工作,每天晚上加班到8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周末还要加班,工作强度相当大。二是个人要求高。中央部委站位高,一些全国性的政策一般是由处室制定,再经过层层调研、修改、征求意见等程序最终定稿。部委里面博士、硕士很多。进入部委后,必须不断学习、每天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央重要会议、部委领导工作指示必须及时跟进学习,甚至背诵下来,这是每一个进入部委的人员必备的素质。

三、中央遴选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路

我先后经历了三次中央遴选,回顾5年备考经历,深感:中央遴选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路。等不得,也急不得。每个人35岁前机会是平等的,没有先来后到之说,只要条件符合那就试试,但过了35岁,中央遴选这扇窗就关闭了。中央遴选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大家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参加三次、五次可能都很正常,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心态要不得。

我们之所以能够参加中央遴选,得益于党中央科学的制度设计,为我们向上流动提供了一条通道,这是我们每一个省级以下公务员的权利。我们在心存感恩的同时,也要抓住这难得机会。如果能够从一名乡镇公务员,跨越县级、市级、省级,直接到中央部委工作,这是何其的幸运,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发挥更大作用、展现自身才华、实现更好发展的阶梯。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要登上山顶,必然要勇于攀登。中央遴选不是一条平坦的大路,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蜿蜒小路。回想过去几年,当单位的同事下班后,我在办公室看书备考,元旦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晚上也没有落下;当单位同事外出聚会时,我也会婉拒,只为腾出时间多学习一些;当大家周末外出游玩时,我在单位做题;当大家晚上10点多准备休息时,我才看完书从单位回家,路上行人很少,到家时孩子早已睡熟;当大家陪伴孩子成长时,我却要抽出时间看书做题。中央遴选不简单、不容易,但只要有不放弃、不言败的决心,就还有一丝机会。我走了过来,你是否也会走这条路呢?你能否下得了这个决心?你能否受得了这份苦?这些,你都需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先锋点评:下定决心也不难,难得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phpu8WrdC

四、参加中央遴选的几点经验

三次上考场、一次进面试、五年来备考。这是我参加中央遴选的一个缩影。有几点小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是拥平常心。中央遴选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工作阶层的跃升,有吸引力,更有诱惑力。能否遴选成功,既有个人实力、勤奋程度、性格表现等主观因素,也有考试状态、运气成份等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大家务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好好珍惜中央为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自己努力过了就可以了,不用太看重考试结果。我们单位今年一起遴选成功的人,有的参加一次即上岸,也有参加了五次才来的,更多的是参加了两次以上的。你要将参加中央遴选作为“选修课”而不是“必答题”,日常工作中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在业余时间复习备考,主要占用白天下班后、周末的时间,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切忌操之过急。

二是夯扎实底。参加中央遴选,归根到底比的是知识厚度,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如何答题、如何拿高分,有一定的技巧,但绝不是决定因素。中央遴选不同于公务员考试,也不同于一般的遴选,虽然题型类似,但考虑问题的角度、语言侧重点都有巨大的不同。你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积累,对于中央下发到地方的文件,在通读的基础上还要精读,掌握文件结构、行文布局、语言风格甚至措辞等,都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素材。学习中央文件后,你可以躬身自省一下,如果领导让你写这个公文,你能否搭建起这个框架,能否想到从这些方面提出工作举措。要注意在工作中背诵一些中央的政策方针,虽然不需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但在笔试和面试时能够套用政策理论,本身就体现了中央部委人员的能力素质。

三是讲政治话。这一点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中央遴选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选拔的是政治站位高、有全局视野的人,而这样的人如何选出来,首先就要看政治能力。在我看来,政治能力必须在各环节考试中体现出来,在笔试时用笔写出来,在面试时用嘴说出来。写什么、说什么呢,就是说中央领导同志说的话,最最重要的是说总书记说的话。举个例子,笔试时问你如何支持企业在疫情后快速复苏,我们就要想,总书记有哪些指示,中央有哪些政策,这才是我们答题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不是按照一些教材上说的,从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逐条提措施,那是公务员考试的水平,不是遴选的水平,更不是中央遴选的水平。你要这样回答:我们要认真贯彻XJP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二是……,这样才能体现你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能力。再比如,面试时出了一道题,让你谈一下对某个现象的看法,这时候你要在三秒内迅速想到总书记关于此类现象有什么重要指示,党中央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政策、出台了什么文件、提出了什么要求。你要这样回答:XJP总书记指出……,党中央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XJP总书记关于……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部署,深入……。是否讲政治语言才是最有区分度的。

phptkodrR

四是做有心人。中央遴选绝不是冲刺跑,更像是马拉松,那些靠突击背诵、靠所谓技巧、靠撞大运成功的人不能说没有,在我看来,这种概率比中彩票还低。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备考。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分门别类地背诵一些大政方针、名言警句。比如关于新发展理念,你要想到党的二十大怎么定位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比如关于创新,中央是怎么定调的,“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再比如关于营商环境,中央领导是怎么说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些都要分类整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甚至张口就来。一定要注意听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总书记有了最新讲话,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对于重要论述,要分类摘抄。

五是找靠谱师。如果你是个自控力非常高的人,我建议笔试时自学即可,买个考试一本通,买一些模拟测试卷,找一个特定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将手机关机,用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真题模拟,建议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全真模拟,保持笔感、语感。如果个人自制力不高,建议笔试时可以考虑报一个长线班。另外,对于已经进入面试的人,我建议报一个专业的面试班,至少用5天的时间,开展封闭式训练。面试与笔试不同,它靠个人形象及语言技巧,公务员考试时的一些常规做法不一定适用于中央遴选,甚至会适得其反,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六是持低调风。中央遴选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我们抓住了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奋斗无悔,不留遗憾。单位一些领导和同事可能会对你冷嘲热讽,你一笑置之即可,成功进入中央部委、实现阶层跃升是对他们最好的回复。现在中央遴选采取差额考察,即考察两人,这也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进入考察后,一定要低调,切不可沾沾自喜,因为你只有50%的概率会被录取,只有真正到了公示的那一天,你才是真正成功了。

以上均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想,对不同的人,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还是那句话,中央遴选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路,只要坚持走下去,定能到达,与君共勉!


推荐阅读:旗龙

频道推荐